血管瘤“等待观察”不可取
· 2017-07-24 02:33:36发布· 已有人阅读
“等待观察”绝不可取

大面积的重症血管瘤,大多数都是拖延等待造成的
1、“等待观察”策略是Liste于1938年提出的,因为限于当时的条件,除了等待,几乎别无选择。然而近年来, 血管瘤的治疗手段已经不再单一,疗效也显著提高,现有的治疗方法完全可以改变血管瘤的自然病程,使之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
2、婴幼儿血管瘤仅极少数会消退,80%血管瘤在消退后会留有畸形,表浅的会有上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疤痕;皮下血管瘤的会留有纤维脂肪块;混合型上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疤痕和纤维脂肪块;
3、血管瘤长到多大才会停止?何时完全消退?消退到何种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尚无法预测;
4、血管瘤消退期非常漫长,一般会到6—12岁,将会影响孩子交友、上学等,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社会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常难以抚平;
5、血管瘤发生溃破、感染的几率非常大,如果等待期发生感染,将有极大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皮肤伤害和器官功能伤害。
6、现有的血管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控。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对血管瘤“等待观察”的处理策略,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血管瘤生长的不同部位和阶段,给予恰当的治疗,而不再是简单的“等待观察”。
【解决方案】安全、美观、疗效是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原则
婴幼儿皮肤娇嫩,身体脆弱,而且处于快速发育期。因此,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疗法,而且所有的诊疗方式不能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传统手术、同位素、冷冻等疗法因为痛苦大、留有疤痕,甚至会对造成孩子发育障碍,目前基本被淘汰。
推荐技术:国家标准化诊疗技术——“光导消融疗法”
成都锦一医院采用“光导消融疗法”,在美国血管显微超声精确诊断后,根据不同的血管瘤,首先采用血管增生阻断技术,通过生物光波或β受体阻滞,控制血管瘤的继续生长。然后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技术,联合血红蛋白凝固、无创聚集离子波等,破坏血管瘤内部结构,使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快速促进血管瘤的萎缩。较后采用皮肤再生重建技术,修复被血管瘤破坏的皮肤组织,使皮肤组织结构及颜色恢复正常,达到彻底治愈血管瘤而不留疤的目的。
“光导消融疗法”集阻断增生、消除瘤体、修复皮肤为一体,综合性治疗血管瘤,全程无痛苦,不破皮、不出血、不留疤,出生10余天的宝宝即可安全治疗,无任何副作用及后遗症。
2015年6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国胎记血管瘤标准化诊疗学术大会”上,“光导消融疗法”,以分型诊断科学、治疗流程规范、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被认定为“血管瘤标准化诊疗技术”,成都锦一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血管瘤标准化诊疗示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