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脸“红地图”宝宝喜获康复
· 2017-07-24 04:40:39发布· 已有人阅读
起初只是小红点,一月之内突变大
据罗佳奇的妈妈介绍,在佳奇刚出生时,没有任何征兆,白白胖胖很讨人喜欢。可出生后大约10多天,就发现在佳奇颧骨位置起了几个小红点,并不起眼。一开始还以为是他哭闹的泪水淹的,亲戚也说可能是湿疹,过几天就好了。但在佳奇满月的时候,右面部的红点就已经发展成了一小片,红红的很扎眼。
“因为这个,我们满月酒都没摆,心理压力很大,成宿成宿的睡不着。看着孩子脸上的这一大片红疙瘩,心里就跟针扎一样,不知道能不能治好,万一治不好,孩子这一辈子可怎么过呀?”佳奇的妈妈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

犹豫中血管瘤越长越大
在孩子没满月的时候,佳奇的爸爸和妈妈就想着给抓紧给孩子治疗,但家中老人说孩子没出满月,不能折腾。而且不就是几个红疙瘩吗,说不定过几天就好了呢。佳奇爸爸有个同学在当地医院做医生,看了孩子的照片后,说这可能是血管瘤,不大好治,也可能会消失,要是消不了的话,可能得植皮。
“我同学一说要植皮,可把我吓坏了,我虽然不懂医学,但植皮这事一听就是痛苦很大,你想想,先把别的地方的皮揭下来,再移植到脸上,我这孩子刚满月,他能受的了吗?何况万一植皮不成功,不就毁容了吗?”佳奇的爸爸至今说起来都心有余悸。
治,还是不治?怎么治?这些问题反复纠缠着佳奇的全家人,佳奇的奶奶更是找了附近知名的神婆,烧香驱鬼跳大神,盼望着大孙子的血管瘤早日消退。佳奇的爸爸妈妈想治疗怕孩子受罪,总是侥幸的想着孩子的血管瘤马上就不长了,也许明天就消退了……就在犹豫中,三个月过去,佳奇的血管瘤并没有像期盼的自己消退,反而是进一步增大了,半个右脸几乎被血管瘤覆盖。
求医成都,两次治疗成功康复
在孩子四个月的时候,佳奇的妈妈实在等不下去了,必须给孩子治疗,一天也不能等了,再等下去要是长到孩子眼睛里,就麻烦了。就这样,经过打听,佳奇的爸爸妈妈带着小佳奇来到了成都锦一医院血管瘤中心,宋春芳主任经过检查,发现小佳奇脸上的血管瘤,不仅是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增生,而且深部血管也已经开始发生畸形病变,如果不治疗的话,很可能会继续加大,甚至会使面部畸形,如果发展到眼睛,还有可能造成青光眼、弱视等并发症。
在诊疗过程中,佳奇的父母反复的问需不需要植皮,看来植皮这个说法给全家人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宋春芳主任告诉他们,植皮、冷冻、同位素等属于传统疗法,风险大、痛苦大、容易留疤,目前专业的血管瘤医院已经不再采用这些方法了。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尤其是这种面部显著位置的血管瘤,一定要考虑到治疗后的美观性,而且治疗后皮肤的生长发育正常,无后遗症才行。
根据佳奇的血管瘤特性,宋春芳主任采用“光导消融疗法”,第一次治疗以美国血红蛋白凝固技术结合智能介入技术治疗,治疗10天后,小佳奇的血管瘤颜色从鲜红转为暗红,部分血管瘤开始发白、萎缩。治疗后一个多月,血管瘤明显萎缩。两个月后,小佳奇接受了第二次治疗,因为血管瘤消退情况良好,凸起皮肤的部分已经非常薄,宋春芳主任决定采用血红蛋白凝固技术结合激光进行治疗,全部治疗仅需半个多小时,无需住院,随治随走。
治疗半年后,小佳奇脸上的血管瘤彻底消失了,皮肤光滑,颜色正常,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医师解析:家长莫因侥幸让宝宝血管瘤危害加大
像小佳奇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多,血管瘤在初发时相对较小,这时候也是较容易治疗的。但家长血管瘤知识匮乏,对治疗犹豫不决,总是侥幸的想着血管瘤会自行消失,结果导致孩子的血管瘤越长越大。目前,医学界公认“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是杜绝血管瘤危害加大的原则,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尽早到专业医院科学治疗,把血管瘤的危害降到较低。
(本期医师:宋春芳教授 成都锦一医院血管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