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脸小伙变身“小鲜肉”
· 2017-07-26 09:14:16发布· 已有人阅读
美丽中国·胎记血管瘤公益救助活动
导语:因为王松的胎记属于混合型胎记,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激光治疗。其中青胎记属于色素性皮肤疾病,需要用黑色素细胞失活技术治疗;红胎记属于血管性皮肤疾病,要用血红蛋白凝固技术治疗,治疗起来相对复杂一些。
前言:“奶奶,我走了,我要去成都锦一医院治疗胎记了,我脸上的胎记能治好了”!17岁的少年王松伏在已经瘫痪在床十多年的奶奶身边,轻轻对奶奶说。
因为脑出血,思维变得模糊,已经无法说话的奶奶张开了眼,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无声流下。王王松旁边站着的2位姑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顿时哭声一片。告别奶奶和姑姑,王松在父亲的陪伴下,坐上了开往成都锦一医院的救护车。
满月胎记儿 被母亲狠心抛弃
17年前,在荣县一家医院的产房里,一位男婴哇哇啼哭着,来到了这个世界。
看着怀里的宝宝,年轻的父亲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是他的第三个孩子,也是他第一个男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为一个坚强、挺拔的男子汉,他给孩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王松。
孩子生下来时,和他孩子不太一样,脸上一片红一片黑,看上去怪模怪样。也许是孩子小,大大就好了。可王松满月了,脸上的一片片红、黑颜色却没有一点消退的迹象,孩子长了胎记!
俗话说,祸不单行,孩子脸上大片的红黑印记或许成了压垮这位年轻母亲的最后一棵稻草,王松满月刚过,他的妈妈不知什么原因,抛下自己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家出走,从此再无音讯。
5岁时 第二位妈妈又不幸离世
没有了爱人,3个孩子如何照顾?刚满月的王松被送到已年近七旬的父母身边,请老人代为抚养,自己外出打工赚钱!
在2位老人的悉心照料下,王松一天天长大,这时,爸爸也为他娶了一位新妈妈,一家人的生活又重新看到了希望!这时,爸爸也打算积攒点钱,带王松去医院看看,把他脸上的胎记去掉。
命运多舛,在他六岁时,他的第二位妈妈在外出时,不幸被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撞倒,再没有醒过来——年幼的王松再一次又失去了妈妈!

6岁开始 独自一人照顾瘫痪的奶奶
家庭的变故,王松的爷爷也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是恶性肿瘤。为了给老人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钱,几年后,老人还是撒手离开了人世。就在同时,王松的奶奶因为照顾老伴,劳累成疾,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
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家庭再也无力为王松去看病治疗,并且,才5、6岁的小王松还承担起了照顾瘫痪奶奶的重任,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时候,他却每天都要为奶奶洗脸、擦身体、做饭、端屎端尿,过早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因为黑红脸 被人视为“怪物”
7岁时,王松和别的小伙伴一起,进入了学校。这时,他脸上的胎记也在逐渐加重,红黑颜色交错,看上去像一个大花脸。许多小伙伴,把他视为怪物,不敢也不愿和他接近。当记者问起和他同班的同学对王松脸上胎记的印象,同学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看上去挺吓人的”“像个怪物”。不仅如此,一些调皮的学生还给他起了不少外号,像什么“花脸猫”“怪面兽”等等,都让小王松内心痛苦万分,处处抬不起头来,整天像个小老鼠一样,躲避着人们的眼光和嘲讽。
病情加重 胎记少年向美丽中国公益求助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王松已经长成一个17岁的半大小伙。这时,他脸上的胎记也更加得严重,颜色加深,面积加大,并且下唇已经突出肿起,脸已经变形。学业、病患、卧床的奶奶这些都压在这个少年肩上。
长期在外地打工的父亲,也始终牵挂着儿子的病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美丽中国·胎记血管瘤千万基金公益救助工程”是专门为中国胎记血管瘤患者进行公益援助的组织,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救助工程的工作人员打了求助电话。美丽中国·胎记血管瘤千万基金公益救助工程定义医院,成都锦一医院派出胎记医生上门检查王松胎记状况,请示上级领导后,批准给王松全程免费治疗。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
多技术联合治疗 胎记少年变脸有望
当天下午3:40分,成都锦一医院的救助车拉着王松来到了成都锦一医院。
因为王松的胎记属于混合型胎记,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激光治疗。其中青胎记属于色素性皮肤疾病,需要用黑色素细胞失活技术治疗;红胎记属于血管性皮肤疾病,要用血红蛋白凝固技术治疗,治疗起来相对复杂一些。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王松脸上的胎记才治疗结束。回到诊室,胎记医生医生向王松交代了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治疗后7天内激光打过的胎记部位不要沾水、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不要涂护肤品,不要用手去碰等等。
医生告诉王松,激光治疗胎记后,治疗部位需要有1-2个月左右时间的代谢吸收期,2个月后,治疗的部位颜色就会明显变淡,效果会十分明显。因为一次治疗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医生和王松约定,放暑假后,王松再来医院做第二次激光治疗。关于王松胎记治疗的进展,我们以后还将继续关注并跟踪报道,最后,让我们期待王松胎记早日治愈的好消息,同时也祝天下所有的胎记患者能早日美丽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