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注射方法治疗血管瘤有效吗?
· 2017-09-07 07:52:35发布· 已有人阅读
幼儿血管瘤图片
但是注射治疗对于大部分血管瘤来说,治疗的疗效欠佳,远期效果不理想,所以经常遇到在当地注射治疗后血管瘤复发,或者局部组织破溃、硬化、坏死等情况。
常见打针注射疗法弊端多
一、消痔灵注射疗法:
在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待瘤体注射成白色并发硬,然后用针头刺入瘤体深处,以阻断血管瘤的血液供应。消痔灵可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使红细胞凝聚、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血管瘤闭塞、纤维化。
此方法的缺点是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推荐阅读:血管瘤治疗新方法
二、酒精注射疗法:
此法作用快,疼痛时间短,疗效持久。
对大面积血管瘤效果较差。
三、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
将鱼肝油酸钠直接注入血管瘤内,或注射在血管瘤内供血来源通路周围,有时两者可合并使用。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可在鱼肝油酸钠液中加入等量的普鲁卡因作局麻,或注射前给予适量的镇静止痛剂。
用鱼干油酸钠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等优点,但是治愈率低,后期疤痕形成的可能性很大.
四、激素注射疗法:
其适应证为肌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不适于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放射治疗后或手术后复发性血管瘤。对血管瘤合并感染,恶性血管瘤等则禁忌使用。
激素由于对婴儿副作用较大,很多医生和家长不愿意采用此方法治疗.
五、脲素注射疗法:
本法较局部瘤体注射脲素疗效高,疗程明显缩短,且可减少局部注射性疼痛,又不致产生疤痕影响美容。
脲素局部注射治疗,方法简便,显效较快,但是对于头面部或大面积血管瘤引起皮肤硬化而失去弹性,而且复发率较高。
六、放射性胶体:
本法适用于年龄小、病程短、瘤体基底浅表而无明显静脉扩张的圆球形海绵状血管瘤。
对葡萄状或散在性点状血管瘤,因药物难以注入,效果欠佳。
七、平阳霉素注射疗法:
临床上发现对血管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平阳霉素一般用癌变的恶性肿瘤,如果剂量掌握不准,稍有不慎将会造成血管瘤局部溃烂、出血,造成血管瘤病变部位永久性的损伤,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血管瘤的注射治疗方法,已经被【“光导消融疗法”】所取代。
“光导消融疗法”治疗减少了注射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和各种风险的可能,还大大提高了治愈的几率 ,是目前治疗血管瘤的较佳治疗方法,而且治愈后无疤痕、不复发。
治疗血管瘤我们有更加安全的方法
“光导消融疗法”不是一种单一的诊疗技术,而是涵盖了血管瘤显微超声诊断技术、血管增生阻断技术、内皮细胞凋亡技术、皮肤再生重建技术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规范化联合诊疗体系,疗效好,无痛苦、不留疤,被认定为血管瘤标准化诊疗体系。
光导消融 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光导消融疗法治疗血管瘤一般5分钟显效,48小时即可控制瘤体增长,轻者1个疗程即可消失,中重度患者1—3个疗程即可,安全无痛,愈后无疤痕。
温馨提示:血管瘤不当治疗容易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尤其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成都锦一医院医师告诉患者及家长朋友们,血管瘤治疗一定要到正规专科医院,谨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