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与胎记的区别
· 2017-09-07 06:03:17发布· 已有人阅读
【患者咨询】 血管瘤与胎记有区别吗?
近日,有新生儿家长打来电话询问,自己的宝宝出生后不久,脸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自己没太当回事,一个月后小红点长的比指甲盖还大,老人都说是红胎记,后来有学医的朋友说是血管瘤。自己想问一下,血管瘤和胎记有什么不一样吗?
【医师解答】 血管瘤特点,发病急、病灶深、风险大
“孩子脸上、身上长了红斑,家长往往说是红胎记,其实医学上根本就没有红胎记这个名词,老百姓所说的红胎记一般是指鲜红斑痣。”成都锦一医院胎记医师如是说。
西南胎记诊疗中心——成都锦一医院胎记医师指出,草莓状血管瘤颜色鲜红,表面隆起,与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症状较为相似,两者均为血管性疾病。但是,从病理上说,血管瘤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鲜红斑痣则是单纯的毛细血管畸形,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宝宝鲜红斑痣
医师指出,与发展缓慢的红胎记相比,血管瘤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灶深”的特点,可在短短几天内,面积增大数十倍,让患儿家长措手不及。有些血管瘤还会高高鼓起,外观像是一个血包,很容易因摩擦、碰触而破溃。一旦破溃就难以止血,如果位置深的话,往往会形成一个血坑,愈后也会形成凹陷,无法平复。
【医师提醒】 血管瘤经常被误认为鲜红斑痣
由于血管瘤与红胎记(鲜红斑痣)相似,具有很大迷惑性,不少患儿家长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刚出生的孩子去医院“遭罪”,直到血管瘤病情严重,这才去医院处理,结果往往是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成都锦一医院胎记医师介绍说,去年秋季有个血管瘤患儿,父母起初以为是红胎记(鲜红斑痣),于是计划孩子周岁以后再治疗。结果孩子两个月的时候,血管瘤由较初的黄豆大小长到了鸽子蛋那么大,抱来医院检查发现,血管瘤长在右手腕部关节部位,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医学干预,蔓延到了皮下组织,影响到了器官功能。经过治疗,血管瘤消退了,但孩子长到一岁多时,右手抓握能力明显不如左手,家长至今后悔不已。

胎记医师明确提出,孩子一旦出现血管瘤症状,应第一时间到院确诊,千万不要拖延。有些血管瘤表面只有一小片,实际在皮肤下面可能已经蔓延较广,露出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治疗原则】治疗须兼顾安全、美观
新生儿治疗血管瘤安全吗?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这一点是所有家长的顾虑。对此,成都锦一医院医师表示,借助先进的诊疗技术,新生儿完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安全性、美观性均有保障。
据成都锦一医院医师介绍,“光导消融疗法”技术治疗血管瘤融血红蛋白凝固、超导介入、激光治疗、表皮修复等于一体,做到了不同血管瘤的针对性治疗,安全性非常高,疗效明显,一般48小时即可控制血管瘤生长,7天之内血管瘤开始萎缩,尤其适合婴幼儿血管瘤。【了解更多 点击咨询医师】

宝宝血管瘤治疗前后对比
“光导消融疗法”技术凭借其无痛苦、无疤痕、无复发、疗程少、见效快的治疗优势,已逐渐被广大血管瘤患者所熟知和青睐,并在口碑相传的带动下成为血管瘤患者的治疗较好选择。目前,成都锦一医院每年成功治愈草莓状血管瘤患者众多,治愈率100%,无一例出现治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