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状血管瘤的特征表现有哪些
· 2017-09-07 06:22:21发布· 已有人阅读
【症状表现】 鲜红色的草莓状瘤体
形状外观:草莓状血管瘤多数在2~4cm之间,用手触摸时会褪色,轻压有弹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暗红或紫红色高出皮肤的斑块,通常为较小而突出皮面的结节状肿物,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样。
发生年龄:草莓状血管瘤通常见于1~4岁内,少数患儿可自行消退,大于4岁还可以消退,但进度极慢,超过此年龄者罕见有完全消失者。
生长部位:可生长在全身任何一个部位,以四肢、面部、颈部、躯干较为常见,也可生长在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内,少数可累及骨膜和骨骼等部位。一开始的时候,只能看到患处出现一些细小的红点。但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草莓状血管瘤也开始迅速的增长,逐步聚集成团。通常情况下,草莓状血管瘤会影响患者的皮下组织以及肌肉组织。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草莓状血管瘤的发病率为百分之一,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三倍。
草莓状血管瘤症状:随着天气的冷暖而变化,局部颜色受情绪的波动也随之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隆起部位也随之变大,损伤瘤体易于出血。
【医师解析】 发病快、危害重、消退难
胎记医师指出,新生儿草莓样血管瘤发病率在1%左右,多发于面颈部,全身皆可发病。刚发病时多为针尖样小红点,随后迅速长大。它有自己的特点,即“发病快、危害重、消退难”,在医学上有三个“未知数”:

首先,发病程度未知。目前无法判断瘤体到底会长多大,增长期会延续多久;其次,危害程度未知。瘤体可向周围蔓延,如果侵入眼睛、鼻子等器官,可影响患者视力和呼吸。其危害无法预估;较后,能否消退未知。草莓状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概率很低。何时消退、消退到何种程度均无法判断,血管瘤面积大于1平方厘米的患者极少会消退。【更多疑问 点击咨询医师】

幸运的是,只要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借助“光导消融疗法”技术,即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使血管瘤提前、迅速消退,皮肤可恢复至正常状态。